当前位置:首页 > 2025第1季度 > 正文

第1季度/学课|第13课 爱成全了律法(音频为望潮讲解版)

2025年第一季度 第13课 爱成全了律法

《上帝的慈爱与公义》

安息日学研经指引

学课‧2025年第一季度1-3月

作者:

约翰 C · 佩克汉(John C. Peckham)

 第13课

  《爱成全了律法》 

   3月22日~3月28日安息日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经文:

出20:1-17;罗6:1-3;罗7:7-12;耶31:31-34;太23:23、24;雅2:1-9。

存心节: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马书13:8)。


一天,某个堂董会正在商讨如何处理一个有问题的教友,其中一位成员对牧师说:“我们不能基于怜悯之心来做决定。”我们不能吗?牧师想知道这个人对上帝和祂的律法有什么样的理解。怜悯之心当然必须成为我们与人交往的核心,尤其是与犯错的人打交道。怜悯之心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罗13:8告诉我们的,爱邻舍就是遵行律法。

如果爱确实完全了律法,那么我们就应该小心,不要以脱离了爱的方式来思考法律,或以和律法无关的方式来思考爱。在《圣经》中,爱与律法是并存的。神圣的立法者就是爱,因此,上帝的律法就是爱的律法。正如怀爱伦所说,它是上帝品德的写照(参阅《基督比喻实训》,原文第305页)。

上帝的律法不是一套抽象的原则,而是要促成我们兴盛的命令和指示;祂的律法在某种程度上,乃是祂自己对爱的表达。

■ 研究本周学课,为3月29日安息日预备。


星期日 3月23

第13课 爱成全了律法

【爱的法则】

上帝的律法并不是抽象的原则;相反,上帝的律法是情感关系的表达。这在十诫中可以清楚看见。十诫的基本原则在伊甸园中就已确立,爱的原则掌管了上帝与人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十诫在〈出埃及记〉第20章写在石版上时,它们是在圣约关系的背景下赐给以色列的。这些诫命是主将百姓从埃及拯救出来之后写下,是基于上帝的爱和祂对以色列民的应许(参考出6:7、8和利26:12)。人们可以从十诫的两个部分中看到,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人与上帝并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阅读出20:1-17。这几节经文如何揭示爱上帝和爱人这两个原则?

前四诫着墨于人与上帝的关系,后六诫则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与上帝和他人的关系必须受上帝律法原则的约束。

律法的这两部分直接对应耶稣所认定的两条最大的诫命:“你要尽心……爱主—你的上帝”(太22:37;与申6:5比较)和“要爱人如己”(太22:39;与利19:18比较)。

前四诫是我们全心全意爱上帝的方式,而后六诫是我们爱彼此如同爱自己的方式。耶稣明确表示,这两条关于爱的伟大诫命,与律法是紧密相关的。“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40)

因此,上帝的全部律法都是以祂的爱为基础。上帝的爱和律法密不可分。我们常常听人说:“我们不需要遵守律法,只要爱上帝、爱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这个想法是完全不合理的?

如果我们违反了十诫中的任何一条,我们如何表达对上帝的爱,或对他人的爱呢?

星期一 3月24

第13课 爱成全了律法

【律法是圣洁、公义且良善的】

爱是上帝律法的基础。当上帝高举律法时,祂也高举爱。这就是为什么耶稣为拯救罪人而死,好让祂能高举律法,同时又将恩典赐给我们。因此,祂既是公义的,又称那些相信的人为义(罗3:25、26)。这就是爱的伟大表达!因此,律法并不会因救赎过程而失效,反倒因此而进一步得到了证实。

阅读罗6:1-3,然后读罗7:7-12,特别强调第12节。即使在基督死后,这些经文告诉我们有关律法的哪些内容?

虽然有些人认为恩典和救赎废除了律法,但保罗点明,我们不应该继续犯罪,使恩典增加。相反,那些因信在基督里的人已经“受洗归入祂的死”,因此要认为自己已向着罪死,并向着基督而活。

上帝的律法不是罪,但(除其他外)它使我们能看明罪和我们的罪性。这就是为何“律法是圣洁的,诫命也是圣洁、公义、良善的”(罗7:12)。它揭示了我们对救恩和救赎的巨大需求—且是只有透过基督才能得到的救恩和救赎。因此,我们并不是“因信废了律法”,反倒“更是坚固律法”(罗3:31)。

基督来不是要废除律法,而是要实现律法和先知所应许的一切。因此,祂强调,“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甚至“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太5:18)。

上帝的律法本身代表祂的圣洁—祂的爱、公义、良善和诚实的完美品格(利19:2;诗19:7、8;诗119:142,172)。重要的是在这方面,根据出31:18,上帝亲自将十诫写在石版上。这些刻在石版上的律法见证了上帝不变的品格和祂的道德政权,它建立在爱的基础上—这正是这场大斗争的中心主题。

律法与爱之间的连结如何帮助我们更理解耶稣的话—“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

星期二 3月25

第13课 爱成全了律法

【律法与恩典】

正如我们所见,律法和恩典并非彼此对立。相反,他们根据上帝的爱和公义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律法和恩典之间的鲜明对比曾让古代以色列人感到困惑,他们认为上帝颁布律法本身就是其恩典的伟大展现。虽然周边国家的“神明”变化无常,完全不可测,人们无法知道“神明”想要什么,怎样才能令他们高兴,但《圣经》中的上帝却非常清楚地指示祂的子民何为祂喜悦的事。祂所喜悦的都是为了祂子民的最终利益,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皆然。

然而,律法不能将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也不能改变人心。由于我们内在的罪性,我们需要属灵上的心意更新。

阅读耶31:31-34。关于上帝赐给我们一颗新心的应许,这里教导了什么?将此与约3:1-21中基督对尼哥底母所说关于重生的话进行比较。另参来8:10。

十诫是上帝亲自刻在石版上的(出31:18),但律法也必须写在上帝子民的心中(诗37:30、31)。在理想情况下,上帝爱的律法不会表现于我们的外在,而是内化于我们的品格之中。只有上帝才能将祂的律法刻在人心上,祂也应许要为与祂立约的子民行这事(参来8:10)。

我们不能靠守法拯救自己。相反,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不是出于自己,而是上帝的恩赐(弗2:8)。我们遵守律法不是为了得救,是因为我们已得到救恩的保证。我们遵守律法也不是为了被爱,因为我们早已被爱,因此我们渴望爱上帝和他人(参考约14:15)。

同时,律法向我们显明我们的罪(雅1:22-25;罗3:20;7:7),显明我们需要一位救赎主(加3:22-24),引导我们以最好的方式生活,并揭示了上帝爱的品格。

你在审判的事上有怎样的希望?是你殷勤忠心遵守律法,还是基督的义遮盖了你?关于上帝律法能做或不能做什么,你的答案为何?

星期三 3月26

第13课 爱成全了律法

【爱是律法的成全】

爱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事实上根据《圣经》,爱就是成全了律法。

在罗13:8-10中,保罗教导说“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13:8)。在列举了十诫后六条中的许多内容后,他宣称这些“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罗13:9)。事实上,他明确地教导“爱就完全了律法”(罗13:10)。他在加5:14再次解释:“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5:14)但怎样的爱才算是完全了律法的爱?这样的爱是什么模样呢?

阅读太23:23、24,什么才是“律法上更重的事”?阅读申5:12-15和赛58:13、14。这些经文如何显示律法(特别是安息日诫命)与上帝对公义和拯救之重视间的关系?

耶稣将“律法中更重实的事”定义为“公义、怜悯和信”。特别是就一项法律—安息日—而言,我们可以在《圣经》中看到,安息日本身与拯救和正义紧密相连。

在〈申命记〉第5章中,安息日诫命的基础是上帝将以色列人从奴役中拯救出来。也就是说,安息日不仅是对创造的纪念,也是从奴役和压迫中得拯救的纪念。在放弃一己之乐、转而以主为乐并称安息日为喜乐的背景下(赛58:13、14),重点是对他人的爱和正义的行为——行善 、喂养饥饿的人,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参考赛58:3-10)。

鉴于所有这些教义(以及许多其他教义),那些希望透过爱来履行律法的人不仅应该关心犯下的罪,还应该关心被忽视的罪。爱作为律法的成全,不仅包括遵守律法、避免犯罪,也包括积极行善—忠实地推进正义和怜悯之爱的工。忠于上帝并不仅仅只是不违反律法条文。

星期四 3月27

第13课 爱成全了律法

【最重要的,是彼此相爱】

如果爱完全了律法,那么一个人不能仅仅透过不做错事来完全遵守上帝的律法。爱的律法本身(以《圣经》的完整表述)不仅命令我们不要行恶,律法还促使我们采取行动,向他人彰显上帝的爱—不单单向其他教友,也向世人;这也是真基督徒见证的迫切需要。

阅读雅2:1-9。这里向我们传达了什么重要信息?

在这里,雅各强烈谴责社会上的不公现象,特别指出了对穷人的侮辱和一些富人的压迫。然后,他提醒人们注意爱邻舍的律法,说如果你遵守这条律法,那么“才是好的”(雅2:8)。

正如怀爱伦所说:“人对人的爱就是上帝的爱在地上的表现。荣耀之君成了我们的一分子,就是为要灌输这种爱,使我们成为一个家庭的子女。当我们实行祂临别时的命令:‘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约15:12),当我们爱世人像祂一样的时候,祂的使命就必成全在我们身上 。我们就配进天国,因为我们心中已经有天国存在。”——怀爱伦,《历代愿望》,原文第641页。

当我们爱世人,正如基督爱世人—我们就配得进入天国。这多么有力地表达了跟随耶稣的意义!

耶稣命令祂的跟随者要“彼此相爱”;甚至如同祂怎样爱他们(约13:34)。祂也宣称:“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爱对基督教信仰是如此重要,因为上帝就是爱(约一4:8,16)。那些声称爱上帝的人也必须彼此相爱(参约一3:11;4:20、21)。

因此,彼前4:8劝告基督徒:“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另见来10:24和帖前3:12)

再次思考我们爱世人就该像基督爱世人一样。这如何帮助我们更充分地理解基督徒完美的概念以及我们如何配得永生?在安息日将你的答案带到班上讨论。

星期五·3月28日

第13课 爱成全了律法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的《历代愿望》〈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原文第637-641页。

“凡服侍他人的,必能受到那大牧人的服侍。他们自己必能饱饮活水而心灵满足。他们必不再追求兴奋的娱乐,或什么生活的调剂。他们最有兴趣的题目必是如何去拯救那些行将灭亡的人。在这种情形之下,社会的来往也必大有益处。救赎主的大爱必能团结人心,使他们合而为一。

“当我们认明我们是与上帝同工时,我们就不会冷冷淡淡的提说祂的应许。这些应许必要在我们心中如火焚烧,从我们口中如数家珍一般的述说出来。当上帝呼召摩西为一班愚昧无知、漫无纪律、心存叛逆的人民服务时,祂应许‘我必亲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祂又说 :‘我必与你同在。’(出33:14;3:12)。这应许也是赐给一切代替基督,为祂穷苦遭难的儿女效劳的人。”——怀爱伦,《历代愿望》,原文第641页。

讨论问题

阅读林前13:4-8。林前第13章如何阐明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太25:31-46绵羊和山羊的差别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以不教导靠行为得救的方式来理解耶稣在这里所说的话?

❸“当我们像祂一样爱世人时,祂的使命就必成全在我们身上。我们就配进天国,因为我们心中已有天国存在。”(见周四课文)这句话对你意味着什么?它揭示了上帝和天国的什么本质?在这方面,相较于为受压迫者带来光明和正义并以此传播上帝的爱,我们如何才能更像天国的公民?

你所在的教会应该采取哪些实际步骤来体现上帝对社区的爱和正义的关注?你在社区中的哪些方面表现出色?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你个人或群体可以采取哪些实际步骤,来实践我们从上帝的爱和公义所学到的功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