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4第4季度 > 正文

第四季度/学课|第12课 荣耀时刻:十字架与复活(音频为望潮讲解版)

2024年第四季度 第12课 荣耀时刻:十字架与复活

《约翰福音》

安息日学研经指引

学课‧2024年第四季度10-12月

作者

爱德华.辛克;托马斯.薛弗

第12课

《荣耀时刻:十字架与复活》 

   12月14日~12月20日安息日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经文:

约18:33-19:5;19:17-22;19:25-27;路2:34、35;约20:1-18;林前15:12-20。

存 心 节:

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翰福音18:37)

耶稣的受难和复活是〈约翰福音〉的高潮。前十章涵盖了大约三年半的时间;相比之下,第11-20章只涵盖了一到两周。

四部福音书都以不同的叙事角度呈现耶稣的死亡。虽然他们的描述是相符的,但每个作者都强调了与其福音书主题相呼应的关键点。马太强调圣经的应验;马可强调耶稣的洗礼和十字架之间的相似性;而路加则把重点放在十字架上,作为医治和救赎之方(十字架上强盗的故事)。

但是约翰将十字架呈现为耶稣的登基,特别是与时间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这在整本书中被提及了无数次(约7:30;8:20;12:27)。这登基的想法是一幅讽刺的画面,因为钉十字架是罗马人最不光彩且最耻辱的死法。这种对比指向约翰所呈现的、深刻的讽刺描述:耶稣在羞耻的刑罚中死去,但与此同时,祂也作为救主光荣地即位。

■研究本周学课,为12月21日的安息日预备。

星期日 12月15

第12课 荣耀时刻:十字架与复活

【真理是什么?】

在约18:28-32中,耶稣的受审没有被详细描述。重点是耶稣被带到本丢彼拉多面前。

阅读约18:33-38。彼拉多和耶稣谈论了什么?

巡抚问耶稣是不是犹太人的王(约18:33)。此处是这个头衔第一次被提及,但不是最后一次。耶稣问彼拉多这话是他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及祂时所说的。祂把问题还给巡抚,问他是否明白他在和谁说话。读者已经知道耶稣是王,但巡抚知道吗?

彼拉多回答说:“我岂是犹太人呢? 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做了什么事呢?”(约18:35)这是一种逃避,根源在于对耶稣一针见血提问的忿怒。这是巡抚离开真 理的第一步,让偏见阻碍了他的认知。

耶稣回答说,祂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约18:36)。彼拉多接下来敏锐地推断耶稣确实声称自己是王(约18:37)。这就引出了耶稣的重要解释:祂生来就是为真理作见证的,每一个“属真理的”人都会听到祂的话 (约18:37)。

然后彼拉多问:“真理是什么呢?” (约18:38)但他没有等待回答。相反,他走到外面,试图救耶稣脱离人群。

真理是〈约翰福音〉的一个主题。作为永恒的道(约1:1-5),耶稣是光和真理;这一切都与黑暗和错误形成对比。祂满有恩典和真理(约1:14)。恩典和真理是从祂而来的(约1:17)。施洗约翰为真理作见证(约5:33)。耶稣肯定祂的父是“真的 ”(约7:28)。耶稣自己从祂的父那里听到了真理(约8:40)。耶稣是“道路、真 理、生命”(约14:6)。上帝的道是“真理”(约17:17)。尽管彼拉多提出了问题,但由于他的偏见,他先前的判断,以及他所承受的压力,他错失了了解真理的机会。

你如何理解耶稣即是真理的这一概念?

星期一 12月16

第12课 荣耀时刻:十字架与复活

【你们看这个人!】

阅读约18:38-19:5。彼拉多怎样劝说人们放过耶稣?

彼拉多没有等耶稣回答何谓真理; 相反,他回去试图说服人们。透过与百姓对话而不是直接释放耶稣,彼拉多倒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地位。宗教领袖们认识到他们可以透过群众来操纵巡抚。

彼拉多提到在逾越节释放囚犯的习俗,并问人们是否要他释放“犹太人的王”。令人惊讶和讽刺的是,人们要求释放一个名叫巴拉巴的强盗,而不是无罪的耶稣。

于是,对耶稣的嘲弄和羞辱开始了。罗马兵丁用荆棘编作冠冕,给祂穿上紫袍,上来戏弄他,称他为犹太人的王。士兵们的招呼方式类似于他们问候皇帝的方式,但在这场合里是一种嘲弄。

彼拉多寄希望于人们的怜悯之心,似乎在寻求某种释放耶稣的方法。他把耶稣带出来,祂头戴荆棘冠冕,身穿紫袍。约翰未加评论的场景是,耶稣穿着带有戏虐意味的国王服装,巡抚对人们说:“你们看这个人!”(约19:5)这使读者想起施洗约翰在约1:29所说的话 :“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讽刺的是,这位异教总督竟在以色列人面前展示了穿着王袍的弥赛亚。

然而,正如约19:6-16所示,群众要求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因为祂声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这使彼拉多感到畏惧,使他更想安排释放耶稣。但是领袖们声称释放耶稣就是反对凯撒,这一点决定了耶稣的命运。他们知道彼拉多对凯撒的忠诚意味着他无法释放这样一个作出如此声明的人。领袖们说他们没有王,只有凯撒。就这样,他们对耶稣的深仇大恨超过了他们的民族愿望。为了摆脱耶稣,他们情愿牺牲民族自治的主张。

多么可怕啊!一个异教的官长想要释放耶稣,而本该承认祂的民族属灵领袖却想把祂钉在十字架上!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星期二 12月17

第12课 荣耀时刻:十字架与复活

【“成了”】

正如约19:17-22所示,彼拉多用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约19:19)宗教领袖希望改掉它。彼拉多不同意,因此文字被保留了下来;这是有关耶稣之真理的无声见证,也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为王的标志之一。这就是耶稣,他们真正的王,犹太人的王,却像一个普通的罪犯一样被钉在十字架上。

“其实,那把牌子安在耶稣头上面的,乃是一个比彼拉多或犹太人更高的权势。上帝的意思是要用这个牌子来唤起人的思想,使他们查考圣经。”——怀爱伦《历代愿望》原文第745页。

阅读约19:25-27。关于耶稣的母亲,在十字架前发生了什么感人的一幕?

当日站在十字架跟前的,有耶稣所爱的门徒约翰,还有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以及其他人。许多年前,当约瑟和马利亚把耶稣带到圣殿献祭时,西面就预言了这一经历(参路2:34、35)。现在,在耶稣弥留之际,祂对祂的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约翰说:“看,你的母亲!”(约19:26、27)。

阅读约19:28-30。耶稣临终时说“成了”,这句话的意义是什么?

第28节(“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中的希腊语动词teleki(完成,实现)与第30节 (“成了”)中使用的动词相同。此外,一个相关的词teleioki(应验)也出现在第28节中,指的是《圣经》的应验。无论当时的场景多么可怕,一切都在实现、完成、成就。当耶稣说“成了”时,就是在完成、实现天父交给祂的工作。

当耶稣说“成了”时,这对我们每个人意味着什么?什么事情成了,它如何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星期三 12月18

第12课 荣耀时刻:十字架与复活

【空坟墓】

阅读约20:1-7。这些经文所描述的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耶稣是在星期五下午稍晚时死去,在星期天早晨复活。因为耶稣被埋葬时临近安息日(约19:42),因此埋葬的过程很匆忙,无法完成所有程序。无论他们多么爱耶稣,祂的跟从者都得遵守安息日,没有去坟墓 (参可16 :1;路23:56)。过了安息日,有好些妇女买了香料,要在星期日早晨带到坟墓那里。令她们吃惊的是,石头被挪开了,坟墓空了。

抹大拉的马利亚就是清早来到墓地的人之一。她跑去告诉彼得和约翰她所看到的。两个人随即跑到坟墓那里。约翰比彼得跑得快,因此他先抵达。他弯腰往里看,看见裹着耶稣的细麻布还放在原处。但是他没有进去。

彼得进到里面,看见细麻布放在那里。他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只是没有和别的布在一起。它被折叠起来,分开放置。

阅读约20:8-10。折叠起来的裹头巾有什么意义?

彼得进了坟墓,而后约翰也进去了。约20:8说,他“进去,看见就信了”。为什么约翰看到裹尸布放在那里,裹头巾分开放着,并且迭起来,就相信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思考一下为什么坟墓是空的。最典型的答案是盗墓贼入侵。但这种解释站不住脚,原因有三:首先,马太告诉我们坟墓有人看守(太27:62-66),盗墓是不可能发生的。其次,盗墓贼通常偷的是贵重物品,而不是腐烂的尸体。第三,盗墓者来去匆忙,不可能还将头巾整理好。难怪约翰看见它叠起来,就相信耶稣从死里复活了。

星期四 12月19

第12课 荣耀时刻:十字架与复活

【耶稣和马利亚】

阅读约20:11-13。这里发生的哪件事表明了为什么抹大拉的马利亚仍然不明白空坟墓的含义?

在此之前的经文最后一次提到马利亚,是她告诉彼得和约翰关于空墓的事(约20:2)。他们跑向坟墓,过了一会儿她又回来了。彼得和约翰察看了坟墓,就离开了。但马利亚返回,在那里一边徘徊一边哭泣。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几天里她必定是以泪洗面。现在也不例外吧?她弯下腰往里看。

使她惊奇的是,有两个穿白衣的天使在坟墓里,坐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他们问她:“妇人,你为什么哭?”(约20:13)她痛苦地回答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

阅读约20:14-18。是什么改变了马利亚的一切?

透过泪水模糊的双眼,马利亚转过身来,看到有人站在她身后。这位陌生人用类似天使的语气问道:“ 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 (约20:15)她以为自己是在和园丁说话,就请求园丁帮助她找到耶稣的遗体。

陌生人说了一个词:“马利亚。”这话改变了一切。突然,惊讶的马利亚认出复活的耶稣正在对她说话,就认出了祂。耶稣坚持要她不要耽搁祂,因为祂必须升到天父那里去。但她的任务是去告诉门徒,祂将要升天,“见我的父 ,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上帝,也是你们的上帝。”(约20:17)马利亚完成了她的使命。她告诉门徒她看到了主,并转告了主对她所说的话(约20:18)。

你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上帝的爱——即耶稣和天父之间的爱——在自己的生活中?

星期五·12月20日

第12课 荣耀时刻:十字架与复活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历代愿望》〈成了〉(原文第758-764页),〈主已经复活了〉(原文第779–787页),〈你为什么哭?〉(原文第788–794页)

“彼拉多原想释放耶稣。但他看出,为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尊荣,他不能这样做。他宁可牺牲一个无辜之人的性命,而不愿失去自己属世的权力。古往今来,多少人为避免损失或痛苦也这样牺牲了原则。良心和本分向人指着一条路;而自私自利却指着另一条路。潮流有力地朝着错误的方向冲去;于是那与邪恶妥协的人就很快被冲到犯罪的深密黑暗之中了。”——怀爱伦《历代愿望》原文第738页。

“基督一直等到成全了祂来作的工作才断了气,并且用祂临死的残喘呼喊:‘成了。’(约19:30)战争已经胜利。祂的右手和圣臂施行了救恩(诗98:1)。祂以胜利者的姿态,将祂的旗帜树立在永远的高峰之上。众天使岂不也都喜乐吗?全天庭为救主的胜利而欢呼。撒但已经失败了,而且他知道自己的国必要灭亡了。

“‘成了 ’这一句话,对于众天使和未曾堕落的诸世界有非常深长的意义。救赎大工的完成是为了我们,也是为了他们。他们与我们同享基督胜利的果实。”——怀爱伦《历代愿望》原文第758页。

讨论问题

什么样的决策过程可以帮助你避免犯下彼拉多的错误?

为什么耶稣要替我们受死?为什么祂要代替我们呢?为什么祂的死是我们得救的必要条件?哪些经文可以支援你的答案?

在谈到耶稣的复活时,圣经证据和历史证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也就是说,有什么历史证据有力地证实了耶稣的复活?

思考林前15:12-20。如果没有基督的复活,“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林前15:18)如果那些“在基督里睡了”的人能立即上天堂,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想法?保罗在这里所说的话如何证实死人要沉睡直到基督再来复活的真理?


11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